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报考政策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填报规则有何不同?

作者:苏老师 日期:2025-02-14 点击数:880

图片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是高校招生录取中两种不同的志愿填报模式,它们的填报规则存在以下明显不同:

平行志愿

1. 志愿设置形式:

- 通常会设置多个平行的院校志愿组,比如在本科普通批次可能会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新高考省份)或多所院校(传统高考省份)作为平行志愿。以某省本科普通批为例,可能会设置A、B、C、D、E、F等6个平行的院校志愿。

2. 投档规则:

- 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在投档时,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会先将所有符合条件考生的高考成绩(或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按照这个排序依次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

- 例如,考生甲成绩排在全省第1000名,先对其进行志愿检索。系统会从他填报的A志愿院校开始,依次查看各院校的招生计划是否已满。如果A院校未满额,就把考生甲的档案投到A院校;若A院校已满额,则接着看B院校,依此类推,直到找到有空余招生计划的院校并投档,或者所有平行志愿院校都已满额而无法投档。而且一旦投档成功,该轮投档就结束,后面即使考生甲所填报的其他院校还有空余名额,也不会再进行二次投档(除非考生甲所投院校退档后,符合后续征集志愿的条件可再次参与征集志愿投档)。

3. 志愿顺序关系:

- 虽然考生填报了多个平行志愿,但各志愿之间对于录取系统而言是平等的、平行的关系,没有先后之分(仅在检索顺序上有先后)。也就是说,并不是第一个志愿优先录取,而是只要符合条件,哪一个志愿有空额就可能被哪一个志愿录取。

顺序志愿

1. 志愿设置形式:

- 一般设置第一志愿和若干个后续志愿(不同省份后续志愿数量可能不同)。例如,有的省份设置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其中第一志愿尤为重要。

2. 投档规则:

- 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投档。首先会对所有填报了第一志愿的考生按照高考成绩(或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按照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将成绩排在前面的考生档案投给相应的第一志愿院校,直到该院校的招生计划满额为止。

- 比如某高校在某省的第一志愿招生计划为50人,那么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就会将全省填报该高校作为第一志愿且成绩排在前50名的考生档案投递给该高校(当然要符合该校其他招生条件)。如果第一志愿院校没有录取满额,才会考虑接收第二志愿及以后志愿的考生档案,同样是按照成绩从高到低对填报相应志愿的考生进行筛选投档。

3. 志愿顺序关系:

- 第一志愿的权重非常高,在录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在后续志愿录取时往往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因为很多院校在第一志愿阶段就可能已经招满了大部分甚至全部计划名额,所以后续志愿被录取的难度相对较大。各志愿之间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关系,是阶梯式的,先看第一志愿,第一志愿不行再看第二志愿,依此类推。

总体而言,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风险,因为多个志愿是平行关系且按分数优先投档;而顺序志愿下第一志愿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旦第一志愿落空,后续志愿录取的不确定性较大。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需充分了解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模式及相应规则,以便做出合理的填报决策。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9798869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