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主要区别?
填报批次设置
划分细致程度不同:- 一些省份如山东,将普通类招生分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常规批等多个批次。提前批涵盖军事、公安、航海等特殊院校及专业;特殊类型批主要针对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特殊招生类型;常规批则是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的统一招生批次。
- 而像海南,本科招生批次相对简化,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等,专科也仅有高职(专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批。
批次包含院校范围有别:
- 在江苏,提前批包含了军事院校、公安政法院校(专业)、航海院校(专业)、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即高校专项计划)、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其他院校(专业)等多种类型的院校及招生项目。
- 广东的提前批除了常见的军事、公安等院校外,还把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专项计划也纳入其中,但像一些省份在提前批设置的航海类院校在广东可能部分是在本科批次中按特殊专业组形式招生。
志愿数量与填报方式
平行志愿数量差异:- 湖南在普通本科批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考生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又可以选择6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 相比之下,陕西普通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均设置1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下设6个专业志愿,且设有“愿意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这里的院校志愿并非湖南那样的院校专业组概念,而是以院校为单位,整体志愿数量相对湖南普通本科批要少一些。
填报单位不同:
- 河北、辽宁、重庆等多地采用“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以河北为例,在本科批志愿填报时,考生需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选择符合条件的院校专业组进行填报,一个院校专业组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单元,组内包含若干个相关专业。
- 河南、安徽等省份则主要以院校为填报单位,考生先选择院校,然后在所选院校下挑选若干专业,并确定是否服从该院校的专业调剂。比如在河南本科一批志愿填报中,考生可填报6所平行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可填5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录取规则细节
专业录取规则:- 分数优先原则:像北京的部分高校在录取专业时,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即把进档考生按高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然后依次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当遇到考生所报专业已满额时,若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则将其调剂到招生计划未满的专业;若不服从,则作退档处理。
- 专业志愿优先原则:有些省份的部分高校或部分批次采用专业志愿优先的录取规则。例如在山西的某些院校,先按考生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第一专业志愿录取不满,再依次考虑考生的第二、第三等后续专业志愿。也就是说,考生第一专业志愿的填报非常关键,如果第一专业志愿未被录取,即使分数较高,在后续专业志愿录取时也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 专业级差设置:部分高校所在的省份录取时会设置专业级差。如天津的某些高校,设定了专业级差为3分、2分、1分等不同分值。假设某考生高考成绩为600分,第一专业志愿未被录取,当他进入第二专业志愿录取流程时,其成绩会被减去3分(假设第一级差为3分),变为597分,然后再与其他报考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按新的分数排队录取,以此类推。
投档比例不同:
- 一般情况下,高校在各省的投档比例会有所不同。在浙江,部分高校为了保证招生质量,可能会将投档比例设置为1:1.05,即如果该校在浙江招生计划为100人,那么可能会接收105名考生的档案进行审阅,然后从中录取100人,多余的5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不服从专业调剂等)被退档。
- 而在黑龙江,有些高校可能会采用更为严格的投档比例,如1:1,也就是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数接收考生档案,只要考生档案被投出且符合录取条件(如专业服从调剂等),基本就可以被录取,大大降低了考生被退档的风险。
特殊政策与加分规定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不同:- 在内蒙古,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考生,在其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可以增加10分投档。
- 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于壮族考生,在普通高考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按照规定可增加7分投档,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可增加5分投档。不同少数民族以及不同省份对于加分的幅度和具体适用条件都有明确规定。
专项计划政策区别:
- 国家专项计划方面,贵州针对贫困地区实施国家专项计划,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报考指定的高校,这些高校会在贵州投放专门的招生计划,且录取分数线通常会比该校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低一些,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 高校专项计划在不同省份的实施细节也有差异。例如在四川,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高校会根据自身招生需求和四川省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招生条件、报考流程和录取方式等,一般要求考生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且品学兼优,通过高校的专项考核后才有资格被录取。
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在批次设置、志愿数量与填报方式、录取规则细节以及特殊政策与加分规定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仔细研读本省的招生政策和志愿填报说明,以确保顺利完成志愿填报。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9798869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