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阶段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有哪些?
奖学金政策
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评选对象: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全日制研究生。
评选条件:不同学校具体要求有差异,但一般要求学习成绩优异,比如课程成绩排名前列;科研方面要有突出成果,如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参与重要科研项目等;社会实践方面,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学科竞赛且表现优秀等也会作为考量因素。
学业奖学金:
奖励标准:各高校自行设定标准和等级,一般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以某高校为例,一等奖学金可能为每生每年1.2万元,覆盖比例10%左右;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0.8万元,覆盖20%左右;三等奖学金每生每年0.5万元,覆盖30%左右。不同学校金额和覆盖比例区别较大。
评选对象:全日制研究生基本都有资格参与评选,但通常要求符合学校制定的相关学业要求。
评选条件:主要依据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实践能力等综合评定。比如有的学校规定,课程平均绩点达到一定数值可参与相应等级学业奖学金的评选,同时科研成果(如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会作为加分项影响最终评定结果。
专项奖学金:
奖励标准:金额不定,有的专项奖学金可能高达数万元,有的则相对较少,几千元不等。
评选对象:特定专业、特定研究方向或者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研究生。比如某企业在高校设立的针对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方向的专项奖学金,就只有该专业该方向符合条件的学生可申请;还有些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的专项奖学金。
评选条件:根据设立奖学金的主体和目的而定。若是企业设立的与专业相关的专项奖学金,可能要求学生在该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或者实践项目成果;若是针对贫困生的专项奖学金,除了学业要求外,还需提供家庭经济困难的相关证明等。
助学金政策
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3万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0.6万元。
资助对象: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发放方式:一般按月发放,将助学金直接发放到学生的银行卡账户,以保障研究生基本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学校助学金:
资助标准: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有些高校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额外提供一定金额的学校助学金,金额可能在每月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资助对象: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研究生,不过不同学校具体界定标准和范围可能不同。
发放方式:通常也是按月发放,与国家助学金发放形式类似,通过学校财务系统发放到学生银行卡。
“三助”岗位助学金:
资助标准:根据岗位不同、学校不同有所差异。助研岗位一般由导师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每月可能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助教岗位一般按课时支付报酬,每课时几十元左右,一个月下来根据承担课时数而定;助管岗位一般也是按月支付,每月可能几百元左右。
资助对象:全日制研究生均可申请,但需符合相应岗位的要求。比如助研岗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协助导师开展科研项目;助教岗位要求学生对所教授课程有一定了解,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等;助管岗位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责任心等。
发放方式:按岗位工作周期发放,比如助研岗位可能根据项目进度和阶段进行发放,助教岗位按完成的课时量发放,助管岗位按月发放到学生银行卡。
研究生本人应及时关注所在高校的研究生院官网等相关渠道,详细了解本校具体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及申报流程,以便充分利用这些政策福利。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979886916@qq.com
上一篇:院校研究生专业的报录比如何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