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报考政策

高校在录取时,对专业志愿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作者:苏老师 日期:2025-01-28 点击数:547

图片

高校在录取时对专业志愿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专业优先(专业清)

录取规则:高校在进行专业分配时,会优先考虑将进档考生按照其第一专业志愿进行录取。也就是说,先把所有进档考生按照其第一专业志愿分成不同的专业队列,然后分别对各个专业队列内的考生依据成绩等条件进行筛选录取。如果某个专业在第一专业志愿报考的考生中就已录满计划人数,那么报考该专业为第二及以后专业志愿的考生,即便分数较高,也可能无法被该专业录取,而只能等待看是否能被其填报的其他专业录取。

举例:假设某高校某专业招生计划为50人,在录取时,先看所有进档考生中第一专业志愿报该专业的同学,假如有40人分数等条件符合要求,就先录取这40人。若该专业还有10个名额,再从第二专业志愿报该专业且未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的考生中筛选,但如果第二专业志愿报该专业的考生里高分者已被其第一专业志愿录取走了,剩下的即便有名额也可能因成绩等因素录不满这10个名额。

分数优先

录取规则:高校将进档考生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依次按照每个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在检索每个考生的专业志愿时,只要该专业尚未录满,就会将考生录取到该专业。这种方式相对更注重考生的高考总分,高分考生在专业选择上有较大优势。

举例:某高校进档考生有1000人,先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队。假设第一名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该专业还没录满,那这名考生就会被优先录取到该专业。接着看第二名考生的志愿,依此类推。即使后面的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是前面考生已录取满的专业,但只要他的分数够高,且在轮到检索他的其他专业志愿时,相应专业还有名额,就能被录取到合适的专业。

专业级差

录取规则:高校在录取时,会设定专业级差分数。当考生第一专业志愿不能被录取时,会将其高考成绩减去一定的专业级差分数后,再参与第二专业志愿的排序录取;若第二专业志愿仍未被录取,再减去相应的级差分数后参与第三专业志愿的排序,以此类推。专业级差的存在,使得考生在后续专业志愿录取时相对第一志愿会处于一定的“劣势”,所以填报专业志愿时需更加谨慎。

举例:某高校规定专业级差为3分,2分,1分。考生甲高考成绩是600分,第一专业志愿未被录取,那么在参与第二专业志愿录取时,他的成绩就会被视作597分(600 - 3);若第二专业志愿还没被录取,在参与第三专业志愿录取时,成绩会被视作595分(597 - 2)。所以考生要综合考虑专业级差因素,合理安排专业志愿的顺序。

不同高校可能采用不同的专业志愿处理方式,而且具体的录取细则还可能涉及到其他因素,如单科成绩、体检情况、特殊招生政策等,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仔细研读高校的招生章程,以便准确了解其专业录取规则,提高被录取到心仪专业的概率。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9798869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