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高校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志愿填报规则是什么?
自主招生(已取消)
曾经的自主招生志愿填报大致规则如下:资格获取:
- 考生要先通过高校组织的自主招生测试,包括笔试、面试等环节,根据测试成绩确定获得该校自主招生优惠资格及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降分录取等)。
志愿填报:
- 一般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需在本科提前批或者特殊类型招生志愿批次(不同省份设置有差异)填报相关高校志愿。
- 填报时要按照高校要求准确填写所获优惠资格的类型及对应的优惠分值等信息,且只能填报已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不能兼报其他未通过测试的自主招生高校。
高校专项计划
资格认定:- 考生首先要满足高校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通常要求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且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 然后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报名申请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高校会对申请考生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考生可获得相应高校的高校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志愿填报:
- 志愿填报时间:大多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普通本科批次志愿填报之前进行填报,一般在本科提前批或单设的特殊类型招生志愿批次。同样,各省份具体时间安排和批次设置会有不同。
- 填报要求:
- 只能填报本人已获得高校专项计划报考资格的高校,通常一所高校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有的省份可能允许填报多所高校但有先后顺序之分)。
- 要仔细核对高校招生专业(类)及相关招生要求,比如部分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专业可能有限制条件,如限定特定的学科门类或专业方向等,确保自己符合条件后再填报。
- 有的省份要求考生在填报高校专项计划志愿时,要明确注明是否使用高校专项计划资格,若使用则按照相应的优惠录取规则执行录取。
综合评价招生(部分地区有此类特殊招生形式,以作补充了解)
资格获取:- 考生需按照高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高校一般会对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情况、高考成绩(部分高校看初审时的预估高考成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审核评估,通过审核的考生获得相应综合评价招生资格。
志愿填报:
- 时间安排上通常也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填报,一般在提前批或特殊类型招生批次。
- 填报规则:
- 需填报已获得资格的综合评价招生高校,有的高校可能要求同时填报具体专业志愿,且不同高校对专业志愿填报的要求不同,比如有的允许填多个专业并设是否服从调剂选项,有的可能只允许填报一个专业志愿等。
- 要注意各高校在综合评价招生录取中规定的各项权重比例,如高考成绩、高校考核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所占的权重,以便准确理解录取规则并合理填报志愿。
总体而言,不同省份对于特殊类型招生的志愿填报具体细则会有差别,而且各高校也会根据自身招生政策有进一步的细化要求,考生和家长务必仔细研读所在省份招生考试机构以及目标高校发布的官方文件,准确、规范地完成特殊类型招生志愿填报。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9798869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