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填报时间

专项计划(如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等)的志愿填报规则是什么?

作者:苏老师 日期:2025-02-02 点击数:533

图片

以下是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等专项计划常见的志愿填报规则要点:

国家专项计划

报考条件限制

- 考生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 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志愿设置与填报方式

- 一般是单设批次,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不同省份可能有差异)。

- 通常设置若干个平行志愿,具体数量因省份而异,比如有的省份设置6个平行志愿院校。考生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符合条件的院校依次填入志愿栏,院校之间是平行关系,投档时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检索投档。

录取规则

- 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录取。部分院校可能会对相关科目成绩有要求,如要求外语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等。在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会按照各省规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再次排序,如先比较语文成绩、再比较数学成绩等,以确定投档先后顺序。

地方专项计划

报考条件

- 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本省(区、市)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 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不过不同省份对于具体“农村”范围界定以及条件细节可能有微调。

志愿填报方面

- 多数省份将地方专项计划单设志愿批次,一般在本科一批之后、本科二批之前录取(具体依各省安排)。

- 同样可能设置多个平行志愿,数量各省不同,常见的有4 - 6个平行志愿院校。考生按要求选择合适院校填报,遵循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录取机制

- 按照考生高考成绩和志愿填报情况进行投档录取,部分院校会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辅助信息(如果本省有相关要求和配套评价体系)。在分数相同情况下,也会依据本省既定的同分排序办法确定投档顺序。

高校专项计划

报考资格

- 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 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且考生还需通过高校组织的相关资格审核,高校会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包括户籍证明、学籍证明、个人陈述、推荐信等内容,确定符合高校自身招生要求的考生名单。

志愿填报

- 高校专项计划一般在本科一批录取前进行单独投档录取。

- 经高校审核通过的考生,需要在规定的特殊招生志愿栏填报高校专项计划志愿,一般只能填报1所高校(也有部分省份允许填报多所高校但有明确排序等规则,如分A、B志愿等),然后按照高校公布的录取规则参与后续录取流程。

录取规则

- 高校可根据自身招生政策确定录取规则,常见的是以高考成绩为主,有的高校会结合考生在高校组织的测试(如笔试、面试等,并非所有高校都有测试环节)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录取。例如,高校可能规定高考成绩达到该校在当地本科一批模拟投档线一定分值以内(如下降20分等),再结合测试情况进行录取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各专项计划的具体志愿填报规则和录取要求在不同省份会有一定差别,考生和家长务必仔细研读所在省份的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官方文件,以准确把握相关细节并正确填报志愿。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9798869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