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批次可以填报几个志愿,每个志愿的填报规则是什么?
志愿数量
不同省份差异较大:例如,北京市提前批普通类A段设置2个顺序志愿,B段设置20个平行志愿;江苏省本科提前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而有的省份可能设置3所、5所、6所等不同数量的院校志愿,所以具体要依据本省当年的招生录取政策来明确。填报规则
顺序志愿:院校优先:以设置2个顺序志愿为例,考生先填报第一志愿院校及专业,再填报第二志愿院校及专业。录取时,先检索第一志愿院校,如果考生成绩达到该院校的调档线,档案就会被投到第一志愿院校,由院校进行专业录取等后续流程。若第一志愿院校未录取(比如未达到调档线、所报专业已满且不服从调剂等原因),才会检索第二志愿院校。
第一志愿关键:第一志愿的投档录取非常重要,很多高校在提前批次的招生中,尤其是一些特殊类型招生(如军事院校、公安院校等),如果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且符合条件,基本就完成了招生计划,很少会再看第二志愿的考生情况。所以第一志愿的选择要慎重,需根据自身成绩、身体条件、兴趣等综合考量准确填报。
平行志愿:
分数优先:假设提前批设置了多个平行志愿(如10个),考生填报了多所院校及专业志愿后,在投档时,会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含政策加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依次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只要考生的成绩达到其中一所志愿院校的调档线,档案就会被投到该院校。
遵循志愿顺序:虽然是平行志愿,但检索是有顺序的,按照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先后顺序来进行。比如先检索志愿A院校,如果不符合条件,再检索志愿B院校,依此类推。
一次投档:每个考生在提前批平行志愿投档时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档案投出,不管是否被录取,都不会再投向后面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了。所以如果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等原因被退档,考生只能参加后续批次(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的录取了。
另外,提前批次中不同类型的招生(如军事、公安、师范、航海等)往往还有各自特殊的报考条件和要求:
军事院校:考生除了达到相应的高考成绩要求外,还需通过军检(包括体格检查、面试、心理检测等),对身体素质、政治条件等要求严格,比如身高、视力、有无纹身等都有明确规定,直系亲属的政治情况也在考察范围内。
公安院校:要进行体能测试、面试、体检等环节,体能测试项目通常包括长跑、立定跳远等,体检对视力、身高、体重等也有相应标准。
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部分省份有相关规定,可能要求考生签订协议,毕业后要到指定地区从事一定年限的教育教学工作等。
考生在填报提前批次志愿时,一定要仔细研读本省的招生录取政策以及所报院校、专业的具体要求,确保符合条件后再准确填报。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9798869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