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填报时间

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主要区别?

作者:苏老师 日期:2025-02-10 点击数:565

图片

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存在多方面的主要区别,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填报批次设置

划分细致程度不同

- 一些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批次划分得较为细致。例如山东省,有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常规批等大的批次类别。其中提前批又细分了多个小批次,像军事、公安、航海等不同类型的提前录取院校各占一个小批次,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在相应批次填报。

- 而有些省份批次相对简洁,如海南省,主要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等几个大的批次,内部细分相对较少。

志愿填报数量及设置形式

平行志愿数量差异

- 许多省份在本科普通批次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但平行志愿的个数有所不同。比如江苏省在本科普通批次可填报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又可以选择若干个专业志愿以及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

- 河北省在本科批的平行志愿则设置为96个“专业(类)+学校”志愿,这种模式下考生可以直接填报到具体专业和院校的组合,选择更加精准。

顺序志愿情况

- 部分省份在某些特殊批次保留顺序志愿模式。以北京市为例,在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录取中,采用顺序志愿投档方式,设置两个顺序志愿,第一志愿一所院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两所院校。考生要把最想去且最有把握的学校放在第一志愿,因为顺序志愿一般是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

- 而有的省份如广东省,在普通高考录取中基本已全面推行平行志愿,仅在个别特殊招生类型如高校专项计划等可能采用顺序志愿作为补充,整体上顺序志愿占比极小。

专业调剂规则

调剂范围不同

- 在院校专业组模式下的省份,如湖南省,考生填报志愿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专业调剂也仅限于在该院校专业组内未录满专业中进行。也就是说,如果考生被某院校专业组提档,若所报专业未被录取,只会在这个专业组内的其他未招满专业里调剂。

- 而传统以院校为单位填报志愿的省份,比如山西省,专业调剂是在考生所填报院校的所有未录满专业中进行,范围相对更广,可能涉及该校不同学院、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

调剂选择权规定差异

- 有些省份给予考生更多关于专业调剂的选择权。例如浙江省,在新高考改革后,部分高校在招生章程中规定考生可以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以及可以指定某些专业在调剂时不予考虑,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考生对专业去向的把控。

- 但也有省份按照常规模式,一旦考生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就由高校根据招生情况在符合条件的未录满专业中安排,考生可自主决定的空间相对较小。

特殊招生类型填报规则

综合评价招生

- 开展综合评价招生的省份各有其独特规定。以山东省为例,考生需在提前批填报综合评价招生志愿,且不同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可能有单独的报名、考核流程,要求考生提前关注各高校招生网站,按要求完成相关材料提交、面试等环节。录取时,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考核成绩等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进行排序录取。

- 而江苏省的综合评价招生,除了高考成绩外,高校更注重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高校考核成绩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在志愿填报上也有专门的批次和设置,与山东省的具体操作细节存在差异。

高校专项计划

- 对于高校专项计划,各省份在报考资格审核、志愿填报等方面有不同要求。如河南省,要求考生必须符合本省规定的农村户籍等相关条件,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核后,在本科一批前的高校专项计划批次填报志愿,一般只能填报一所高校。

- 四川省同样重视资格审核,在志愿填报上,高校专项计划志愿设置在提前批和本科一批之间,可填报多所高校(但一般录取时按顺序优先录取第一所高校),与河南省的设置有所不同。

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受到当地教育政策、高校分布、考生数量等多种因素影响,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仔细研读本省的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官方文件,确保准确无误地完成志愿填报。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979886916@qq.com